?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總書記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應急管理工作高度重視。習總書記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保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對應急管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從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樹立紅線意識、統籌安全與發展,堅持底線思維、強化應急準備,完善體制機制、加強能力建設,抓好安全生產、推進防災減災救災“三個轉變”等方面進行了深刻闡述,科學回答了事關應急管理工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習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的重要思想,為應急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
關于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論述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維護公共安全的重要意義,牢記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的道理,自覺把維護公共安全放在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中來認識,放在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中來思考,放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來把握,努力為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編織全方位、立體化的公共安全網。
——2015年5月31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是黨中央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立足我國國情和災害事故特點、構建新時代國家應急救援體系的重要舉措,對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維護社會公共安全、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2018年11月9日,在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時致訓詞
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擔負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使命。要發揮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的特色和優勢,借鑒國外應急管理有益做法,積極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2019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這是一個基本國情。同時,我國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易發多發,影響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既是一項緊迫任務,又是一項長期任務。
——2019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要針對這次疫情應對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能力。
——2020年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上講話時強調
要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把應急物資保障作為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按照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災時應急、采儲結合、節約高效的原則,盡快健全相關工作機制和應急預案。
——2020年2月14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強調
要堅持依法管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高應急管理的法治化、規范化水平,系統梳理和修訂應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抓緊研究制定應急管理、自然災害防治、應急救援組織、國家消防救援人員、危險化學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工作。
——2019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堅持社會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體系,推動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加強公益宣傳,普及安全知識,培育安全文化,健全公共安全社會心理干預體系,開展常態化應急疏散演練,支持引導社區居民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和治理,積極推進安全風險網格化管理,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2019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關于公共安全風險防范化解的論述
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
——2013年1月6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講話
新形勢下我國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面臨的威脅和挑戰增多,特別是各種威脅和挑戰聯動效應明顯。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強化底線思維,有效防范、管理、處理國家安全風險,有力應對、處置、化解社會安定的挑戰。
——2014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笔录?;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上講話
要健全風險防范化解機制,堅持從源頭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要加強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加強對?;?、礦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風險排查,提升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
——2019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關于預防為主與防救結合的論述
注意科學施救,防止發生次生災害。加強各類災害和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制定預案,加強預警及應急處置等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015年12月20日,對深圳光明新區渣土受納場發生山體滑坡作出重要指示
必須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頻發勢頭,對易發重特大事故的行業領域采取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推動安全生產關口前移,加強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016年1月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講話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擔負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嚴格落實責任制。要發揮好應急管理部門的綜合優勢和各相關部門的專業優勢,根據職責分工承擔各自責任,銜接好“防”和“救”的責任鏈條,確保責任鏈條無縫對接,形成整體合力。
——2019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應急管理部門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都應急值守,隨時可能面對極端情況和生死考驗。應急救援隊伍全體指戰員要做到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成為黨和人民信得過的力量。應急管理具有高負荷、高壓力、高風險的特點,應急救援隊伍奉獻很多、犧牲很大,各方面要關心支持這支隊伍,提升職業榮譽感和吸引力。
——2019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關于應急準備與救援的論述
要改革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制,提高組織協調能力和現場救援實效。
——2016年7月2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講話
要加強應急值守,全面落實工作責任,細化預案措施,確保災情能夠快速處置。
——2018年7月20日,對防汛搶險救災工作指示
國家消防救援隊伍要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給人民以力量,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而英勇奮斗。
——2018年11月9日,在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時致訓詞
要加強應急預案管理,健全應急預案體系,落實各環節責任和措施。要實施精準治理,預警發布要精準,搶險救援要精準,恢復重建要精準,監管執法要精準。
——2019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要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建設一支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作風過硬、本領高強的應急救援隊伍。要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國家綜合性救援力量建設,采取與地方專業隊伍、志愿者隊伍相結合和建立共訓共練、救援合作機制等方式,發揮好各方面力量作用。要強化應急救援隊伍戰斗力建設,抓緊補短板、強弱項,提高各類災害事故救援能力。
——2019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打造尖刀和拳頭力量,按照就近調配、快速行動、有序救援的原則建設區域應急救援中心。要加強隊伍指揮機制建設,大力培養應急管理人才,加強應急管理學科建設。
——2019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加大先進適用裝備的配備力度,加強關鍵技術研發,提高突發事件響應和處置能力。要適應科技信息化發展大勢,以信息化推進應急管理現代化,提高監測預警能力、監管執法能力、輔助指揮決策能力、救援實戰能力和社會動員能力。
——2019年11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